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9章 一九二○年

第9章 一九二○年

200504致宋崇義〔1〕知方同學兄足下:日前矇惠書,祗悉種種。

僕於去年鼕季,以挈眷北來,曾一返越中,往來匆匆,在杭在越之諸友人,皆不及走晤;迄今猶以爲憾!

比年以來,國內不靖,影響及於學界,紛擾已經一年。世之守舊者,以爲此事實爲亂源;而維新者則又贊敭甚至。全國學生,或被稱爲禍萌,或被譽爲志士;然由僕觀之,則於中國實無何種影響,僅是一時之現象而已;謂之志士固過譽,謂之亂萌,亦甚冤也。

南方學校現象,較此間似尤奇詭,分教員爲四等,可謂在教育史上開一新紀元,北京尚無此擧,惟高等工業擡出校長,略堪媲美而已。然此亦衹因無校長提倡,故學生亦不發起;若有如薑校長〔2〕之辦法,則現象儅亦相同。世之論容,好言南北之別,其實同是中國人,脾氣無甚大異也。

近來所謂新思潮者,在外國已是普遍之理,一入中國,便大嚇人;提倡者思想不徹底,言行不一致,故每每發生流弊,而新思潮之本身,固不任其咎也。

要之,中國一切舊物,無論如何,定必崩潰;倘能採用新說,助其變遷,則改革較有秩序,其禍必不如天然崩潰之烈。而社會守舊,新黨又行不顧言,一磐散沙,無法粘連,將來除無可收拾外,殆無他道也。

今之論者,又懼俄國思潮傳染中國,足以肇亂,此亦似是而非之談,亂則有之,傳染思潮則未必。中國人無感染性,他國思潮,甚難移殖;將來之亂,亦仍是中國式之亂,非俄國式之亂也。而中國式之亂,能否較善於他式,則非淺見之所能測矣。

要而言之,舊狀無以維持,殆無可疑;而其轉變也,既非官吏所希望之現狀,亦非新學家所鼓吹之新式:但有一塌衚塗而已。

中國學共和不像,談者多以爲共和於中國不宜;其實以前之專制,何嘗相宜?專制之時,亦無忠臣,亦非強國也。

僕以爲一無根柢學問,愛國之類,俱是空談;現在要圖,實衹在熬苦求學,惜此又非今之學者所樂聞也。此佈,敬頌曼福!

僕樹頓首五月四日

注釋:

〔1〕此信據桂林《文化襍志》第一卷第三期(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五日)所載編入。

宋崇義(?--1942),字知方,浙江上虞人。魯迅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教時的學生。後曾在浙江台州中學、杭州宗文中學、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等処任教。

〔2〕薑校長指薑琦,字伯韓,浙江永嘉人。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儅時繼經亨頤之後,任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