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68章 朝中纷争(1 / 2)

368章 朝中纷争

文九爷文峻,因为有太后娘娘的宠爱,在京城里,一向顺风顺水。

王丹阳昨日来求助,只说是颜家姐妹貌美如仙,他的徒弟想带回来献给九爷。没想到不会办事,没抓回来,还死了一个。

他当然不会提到武帝也见过玉秀之事,只说怕颜玉梁找两个师兄帮忙找自己麻烦,求九爷给想个办法。

文九爷才能平平,在礼部任着闲职,平时倒喜欢和僧道往来。

武帝有寻仙防道的心思后,文太后吩咐他找些得道高人,引荐给圣上。

他多方打听之下,找到了王丹阳。而王丹阳也不负厚望,果然得了武帝宠信,如今连国师都封了。

文九爷引荐有功,武帝多次赏赐褒奖。

王丹阳感念引荐之恩,明面上没公开投靠,暗地里很听他话。

就为了这,文九爷也得为他设法。

更何况,王丹阳还提到了颜玉梁的师兄。

颜玉梁的师兄,不就是李承允和谢惠灵吗?这两人,文九爷很不喜欢。

因为武帝无子,前朝后宫,为了继位人选,早就暗潮涌动。

这两年武帝年纪渐大,眼看着求子无望。众臣曾提出在皇室中过继一个。结果武帝大怒,以怀有不臣之心的名义,将谏言最烈的老御史给杀了。

朝中重臣,除了成王这样,历代以来,只忠于坐在龙座上的皇帝,从不参与储位纷争。

其他大臣们怕武帝怀疑自己的忠心,不敢再催促讨论储君之事,私底下,却从未停歇过。

滕王造反,现在能选的继位人选,就落到福王府和靖王府两府头上。

论血脉亲疏,是靖王一脉更名正言顺。

论年龄才干,也是靖王两个嫡子呼声最高。

对朝臣来说,幼主登基不是好事,靖王两个嫡子都已成人,更是上佳人选。

到底选谁,却各自有不同想法。

对文家来说,李承允是唐赫章的弟子,成王妃是他嫡亲姨母。对李承允来说,文家的支持只是锦上添花。而且文太后觉得李承允性子隐忍沉稳,只怕不好控制。

反倒是李承恩,他的外家刘家没什么人,母亲刘氏还在世,可只能在靖王府中做主,若文家扶持他,雪中送炭,也不怕有别人分庭抗礼。

没想到,谢皇后默默无闻了十多年,这当口忽然跳出来,对李承允百般关怀。谢惠灵更是和李承允时时一同出入宫廷。摆明了谢皇后和谢家,是要支持李承允了。

如今宫中,谢皇后竟敢和自己的大姐文太后分庭抗礼。

朝廷里,谢家文家也各自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