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第239节(1 / 2)





  想着陆老爷子因为自己而骄傲,她也觉得欣慰和满足。

  当然也和陆守俨打了电话,当时陆守俨在忙,好像一边翻着文件一边打的电话,提起她这次上了美国报纸的事,他只是道:“确实非常好,不过你也要小心,我听说那边治安一般,让建晨陪着你。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可以随时联系大使馆。”

  陆守俨又道:“我有个朋友正好在那边,就在外交部,同姓,还算是半个本家,你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有什么可以直接找他。”

  初挽笑道:“好,我知道,万一有什么我肯定电话打一遍!”

  两个人又说了好一番话,这才挂了。

  接下来,初挽便离开考古会议主办方办理的酒店,这酒店太贵了,她现在美金还是不够充裕,钱要用在刀刃上,想尽量省钱。

  陆建晨见此,便带着她过去朋友家居住,那朋友也是华人。

  朋友乍看到初挽,还以为是陆建晨女朋友,非常意外:“你不是说要去接你七婶婶吗?”

  陆建晨淡淡地瞥了朋友一眼:“这就是我七婶。”

  那朋友顿时嘴巴能塞一个鸡蛋了。

  初挽她上辈子并没有太过关注过那兽首出现的具体情况,只知道大致是这个时间点,现在只能静待那份旅游宣传册的出现。

  在这之前,只能先去逛逛跳蚤市场,看看淘换点东西。

  陆建晨先带着她到了南加州最有名的跳蚤市场,这跳蚤市场开设在橄榄球场内,一进去就见那里已经撑起一顶顶帐篷,每个帐篷中都摆满了各种物件,有古色古香的船轮和黄铜灯,有留声机和照相机,也有一些陶器、玩具以及旧黑胶唱片等。

  陆建晨陪着初挽看了一圈,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东西太多,看得眼花缭乱。

  初挽也有些失望,美国到底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没什么底蕴,除非是海外流过来的,不然没什么有价值的收藏品,更不要说捡漏了。

  就在初挽有些失望打算离开的时候,不经意间,就见那边蓝色帐蓬门口,摆着一个梅花杯,杯子里随意装了一些比较廉价的珍珠宝石。

  初挽便过去,拿起那杯子看了看。

  那是一件犀牛杯,荷叶形的,雕工精湛,雕刻有古树参天,又有鸟兽穿梭其中。

  初挽翻过来看下面,赫然刻着“康熙年制”四个字。

  她这么随手放下的功夫,再次看了一眼,这犀牛杯表面鱼籽纹密布,看上去质地老化,略显黑褐色,显然年代久远了。

  犀牛杯不同于瓷器,这种杂项入门很难,一般市场上极少能淘换到,之后又因为动物环保等原因,更是少见了。

  历史上能留下的,遇到一件少一件,可谓是件件价值不菲,更何况这明显是康熙年间的精品。

  这物件,放到十年后,拍卖会上估计至少上百万美金了。

  第169章

  说能卖上百万美金,这也是估计一个低价。

  毕竟这种物件稀缺,有价无市,好不容易出一件,遇到真心喜欢的,到了拍卖场疯狂起来,什么价格都可能,正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

  初挽心里已经对这犀牛杯势在必得,不过她也只是随手问了问几件别的,那摊主是一个金发女人,便大概说了价格。

  初挽看出对方并不懂这些,犀牛杯直接给她开价二十美金。

  她也不讨价还价,连同另外一套摆件一起买了,最后给了四十美金,那金发女人一口气卖了四十美金自然很高兴,她好奇地看着初挽,问你是japan吗,初挽便说自己是中国人,那金发女人越发意外。

  等离开后,陆建晨低声解释说:“美国人有思维定势,他们看到开饭店端盘子的东方人,就觉得是中国人,看到买古董的东方人,就觉得是日本人。”

  初挽听着,倒是明白,这种状况的改变,还需要时间,毕竟现在国内经济各方面确实没法和人比。

  当下初挽将犀牛杯给了陆建晨,让他拿着,她自己再四处逛了逛,不过物件实在太多了,看得眼花,再说许多欧美物件她也不太熟,只能作罢,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陆建晨摩挲着那几样东西:“你要的是这个牛角杯吧?”

  初挽:“这是犀牛杯。”

  陆建晨诧异,好奇地看了看。

  初挽:“这次来美国,可算是捡大漏了。”

  她想了想,道:“这是康熙年间的犀牛杯,肯定是宫廷用品,其实我有点怀疑,是八国联军时候流出去的,估计不知道怎么从英国到了美国,那些强盗,抢了东西也看不出来好,竟然流落到跳蚤市场了。”

  不过也只是猜猜,谁知道呢,反正自己国家的好东西,流落到外国人手里,她捡漏捡得很舒爽。

  陆建晨听此,想起种种,叹道:“挽挽,你这捡漏捡得好,明天我再陪你来,咱再捡几件!能捡几件是几件!”

  初挽一听,差点笑出声:“哪那么容易呢!”

  其实除了这件,她还看到别的漏,估计倒腾下也有钱,但是千里迢迢带回去,还得过海关,太麻烦了,所以除非赚头很大的稀缺品,实在不想下手了。

  回去前,初挽和陆建晨买了一些日用食品,还买了孩子的玩具,送给陆建晨朋友。

  对方不会收她房租,不过她也不好白住。

  第二天,初挽关注着棕榄泉市旅游手册,又让陆建晨带着过去跳蚤市场,这次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

  不过在一处脏兮兮的帐篷里,她发现一件泛着红宝石光泽的小提琴,包浆厚重,她从材质上可以看出,这至少是二三百年的物件了。

  她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就见小提琴上面刻着一行字,赫然正是“antonius stradiuarius cremonensis faciebat anno 1721”。

  她对乐器并不懂,不过却大概知道,这是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

  所谓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是意大利制琴师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件件精品,代表了小提琴无意伦比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