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3 在青州城支摊子

第303 在青州城支摊子

303

柯含雪摸了摸鼻子,不耻下问道:“老板,青州城的一个馒头多少钱?”

“五文钱一个!”老板好笑的说道:“买一个棉花糖也就一个馒头的钱,一点都不贵的。”

一个馒头五文钱?!柯含雪再次惊得张了张嘴,这里的物价跟向桑镇相差得也太远了吧?

“二姐,我想吃棉花糖!”宏儿扯着柯含雪的袖子撒起娇来。

柯含雪咬了咬牙,狠下心来对老板道:“老板,给我来四个棉花糖!”

二十文!在向桑镇都不止买一斤肉了。

柯含雪的心在滴血,心中赚小孩子钱的想法却更加迫切了。

几个孩子拿到了棉花糖,都笑眯了眼,一边吃一边跟着柯含雪继续逛。

柯含雪发现大街上的摊贩也不少,有卖荷包的,有卖首饰的,有卖绣口的,也有卖小孩子玩具,比如风车什么的,不过柯含雪发现卖小食的却很少。

望着熙熙攘攘的大街,一个想法陡然在柯含雪的脑中形成。

想到了办法,柯含雪有些亢奋,带着几个小家伙到糖果店,狠下心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包糖果,然后眉飞色舞的回别院去了。

柯含雪回到家,将自己的想法跟家人一说,全家人一致通过。

柯水生也发话:“这个主意不错,本钱不高,可以一试。”

“爹,那我去木匠店让人做个木架子,然后买口铁锅,东西一准备买齐马上就可以开张。”柯含雪精神抖擞的说道。

“还是晚两天再开张吧,”柯孟氏想了想,说道:“你们是不是忘了后天是博儿满月了?怎么说博儿也是大富和春儿的长子,总得办一办的。”

这时,柯钟氏出声了:“娘,我没忘,博儿满月的新衣帽我都做好了,只是我们现在离乡背井的,所以我和大富还有春儿商量了一下,这满月酒就不办了。”

“我不同意,”柯孟氏皱了皱眉头:“离乡背井又怎么了,正因为离乡背井才应该好好热闹一下。”

“娘,在这青州城,咱们家也没有亲戚朋友,想热闹也热闹不起来啊。”柯水生也道。

“不是还有葛大娘和葛公子吗?把他们请过来,再加上咱们这些人,不也挺热闹的。”

柯姜氏见婆婆和柯水生夫妇的意思有了分歧,忙开口当起和事佬来:“大哥,大嫂,娘也就是想热闹热闹,咱就意思意思办一下,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也不用搞得太隆重,能省的就省点,做顿家常便饭把葛大娘和葛公子请过来吃一餐。”

说完,柯姜氏又问向柯孟氏:“娘,您觉得这样行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柯孟氏道,博儿是自己的第一个曾外孙,要是不办这个满月宴,她总觉得对不起大富和春儿两个孩子。

“那就依娘的吧。”柯水生夫妇也不想惹柯孟氏不开心。

一会,柯水生又开口了:“雪儿,你是姑娘家,不适合抛头露面,这支摊子的事就让我跟你姐夫去办就行,你有空就帮你姐看着孩子。”

女儿眼看再过几个月就要成亲了,这里是葛云章的老家,女儿要是在外支摊的事被葛家的其它人知道,怕女儿会被人看轻。

可是柯水生也不想一直这么靠着葛家,所以这赚钱的事也是迫在眉睫。

“雪儿,我跟你爹的想法一样,你不能出去支摊。”柯钟氏也正色道。

柯孟氏附和道:“雪儿,有这么多大人在,你就不要操心家里生计的事了。”

“水生叔,我也跟您一块去支摊吧!”铜锁出声道,这一路上,他们一家三口没少拖累柯水生等人,不帮忙做点什么,铜锁心里过意不去。

“大哥,我也去吧。”柯喜生道。

柯水生看了看柯喜生和铜锁,说道:“也行,要是生意好的话,到时也可以支两个摊子。”

柯含雪见没父亲主意已定,也没再纠结谁出摊的事,说道:“爹,既然您不让我出去,那我就负责家里的后勤。”

“也行。”

“那我等会就先到街上把材料买回来,先做几盘炸丸子给大伙尝尝。”柯含雪笑着道。

没错,柯含雪就是想到过年的时候,几个孩子那么喜欢自己做的肉丸子,想着这青州城的孩子肯定也会喜欢的,所以便想支个摊子,做炸丸子卖。

“我和雪儿一块去。”柯姜氏也不想当个闲人。

柯水生等人说干就干,商量好,柯水生就出了院子,打算到木匠店找人做个木架子,而柯含雪和柯姜氏就负责到大街上采办需要用的东西。

柯含雪两人到了粮油店买了油和生粉,面粉等东西,并向粮油店老板询问了肉档的位置,两人又到肉档去买了一些瘦肉。

柯含雪因为心里有底,所以并没被肉价给吓到,柯姜氏虽然在粮油店已被里面的价格吓了一跳,可一听一斤瘦肉都要四十五文钱,仍忍不住倒抽了口气。

“三婶,没事,这里的物价高,那我们的炸丸子也一样能卖个好价钱的,等会回去我就先做给你们尝一下。”柯含雪笑着安抚道。

“我看这青州城真不是一般人呆得起的地方!”柯姜氏感慨道。

两人买好了肉又去买了一口锅,然后就准备回别院。

两人刚走到别院的巷口,柯水生就从两人后头赶了上来。

柯含雪见父亲背着一在捆的木头,不禁纳闷的问道:“爹,您不是到木匠铺做木架子去了吗?怎么背这么多木头回来,是要来烧火用的吗?”可是昨天葛云章已让人送来整整一车柴火,可以烧很久的。

“哪是烧火的!”柯水生一笑,说道:“你们不知道,我到木匠铺一问,做个木架子要十一两银子,所以我就跟老板买了二两银子的木头,回来自己钉个架子,剩下边角的小木块还可以做串丸子的木签,这样就省了九两银子了。”

“大哥,咱们家现在处处都要花钱,省着点是对的。”柯姜氏道。

几人一回到家,就各自忙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