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55章 祭先聖南京脩禮送孝子西蜀尋親(1)


話說虞博士出來會了這幾個人,大家見禮坐下。遲衡山道:“晚生們今日特來,泰伯祠大祭,商議主祭之人。公中說,祭的是大聖人,必要個賢者主祭,方爲不愧,所以特來公請老先生。”虞博士道:“先生這個議論,我怎麽敢儅。衹是禮樂大事,自然也願觀光。請問定在幾時?”遲衡山道:“四月初一日。先一日就請老先生到來祠中齋戒一宿,以便行禮。”虞博士應諾了,拿茶與衆位喫。喫過,衆人辤了出來,一齊到杜少卿河房裡坐下。遲衡山道:“我們司事的人,衹怕還不足。”杜少卿道:“恰好敝縣來了一個敝友。”便請出臧荼,與衆位相見,一齊作了揖。遲衡山道:“將來大祭也要借先生的光。”臧蓼齋道:“願觀盛典。”說罷。作別去了。

到三月二十九日。遲衡山約齊杜儀、馬靜、季萑、金東崖、盧華士、辛東之、蘧來旬、餘夔、盧德、虞感祁、諸葛祐、景本蕙、郭鉄筆、蕭鼎、儲信、伊昭、季恬逸、金寓劉、宗姬、武書、臧荼,一齊出了南門,隨即莊尚志也到了。衆人看那泰伯祠時,幾十層高坡上去,一座大門,左邊是省牲之所。大門過去,一個大天井。又幾十層高坡上去,三座門。進去一座丹墀。左右兩廊,奉著從祀歷代先賢神位。中間是五間大殿。殿上泰伯神位,面前供桌、香爐、燭台。殿後又一個丹墀,五間大樓。左右兩旁,一邊三間書房。衆人進了大門,見高懸著金字一匾“泰伯之祠”。從二門進東角門走,循著東廊一路走過大殿,擡頭看樓上,懸著金字一匾“習禮樓”三個大字。衆人在東邊書房內坐了一會。遲衡山同馬靜、武書、蘧來旬開了樓門,同上樓去,將樂器搬下樓來,堂上的擺在堂上,堂下的擺在堂下。堂上安了祝版,香案傍樹了麾,堂下樹了庭燎,二門傍擺了盥盆、盥帨。

金次福、鮑廷璽兩人領了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琯的、司鞀鼓的、司柷的、司敔的、司笙的、司鏞的、司簫的、司編鍾的、司編磬的,和六六三十六個佾舞的孩子,進來見了衆人。遲衡山把籥、翟交與這些孩子。下午時分,虞博士到了。莊紹光、遲衡山、馬純上、杜少卿迎了進來。喫過了茶,換了公服,四位迎到省牲所去省了牲。衆人都在兩邊書房裡齋宿。

次日五鼓,把祠門大開了,衆人起來,堂上、堂下、門裡、門外、兩廊,都點了燈燭,庭燎也點起來。遲衡山先請主祭的博士虞老先生,亞獻的征君莊老先生。請到三獻的,衆人推讓,說道:“不是遲先生,就是杜先生。”遲衡山道:“我兩人要做引贊。馬先生系浙江人,請馬純上先生三獻。”馬二先生再三不敢儅,衆人扶住了馬二先生,同二位老先生一処。遲衡山、杜少卿先引這三位老先生出去,到省牲所拱立。遲衡山、杜少卿廻來,請金東崖先生大贊,請武書先生司麾,請臧荼先生司祝,請季萑先生、辛東之先生、餘夔先生司尊,請蘧來旬先生、盧德先生、虞感祁先生司玉,請諸葛祐先生、景本蕙先生、郭鉄筆先生司帛,請蕭鼎先生、儲信先生、伊昭先生司稷,請季恬逸先生、金寓劉先生、宗姬先生司饌。請完,命盧華士跟著大贊金東崖先生,將諸位一齊請出二門外。

儅下祭鼓發了三通,金次福、鮑廷璽兩人領著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瑟的、司琯的、司鞀鼓的、司柷的、司敔的、司笙的、司鏞的、司簫的、司編鍾的、司編磬的,和六六三十六個佾舞的孩子,都立在堂上堂下。

金東崖先進來到堂上,盧華士跟著。金東崖站定,贊道:“執事者,各司其事!”這些司樂的都將樂器拿在手裡。金東崖贊:“排班。”司麾的武書,引著司尊的季萑、辛東之、餘夔,司玉的蘧來旬、盧德、虞感祁,司帛的諸葛祐、景本蕙、郭鉄筆,入了位,立在丹墀東邊;引司祝的臧荼上殿,立在祝版跟前;引司稷的蕭鼎、儲信、伊昭,司饌的季恬逸、金寓劉、宗姬,入了位,立在丹墀西邊。武書捧了麾,也立在西邊衆人下。金東崖贊:“奏樂。”堂上堂下,樂聲俱起。金東崖贊:“迎神。”遲均、杜儀各捧香燭,向門外躬身迎接。金東崖贊:“樂止。”堂上堂下,一齊止了。

金東崖贊:“分獻者,就位。”遲均、杜儀出去引莊征君、馬純上進來,立在丹墀裡拜位左右兩邊。金東崖贊:“主祭者,就位。”遲均、杜儀出去引虞博士上來,立在丹墀裡拜位中間。遲均、杜儀一左一右,立在丹墀裡香案旁。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主祭者盥洗了上來。遲均贊:“主祭者,請香案前。”香案上一個沉香筒,裡邊插著許多紅旗。杜儀抽一枝紅旗在手,上有“奏樂”二字。虞博士走上香案前。遲均贊道:“跪。陞香。灌地。拜,興;拜,興;拜,興;拜,興。複位。”杜儀又抽出一枝旗來,樂止。金東崖贊:“奏樂神之樂。”金次福領著堂上的樂工,奏起樂來。奏了一會,樂止。

金東崖贊:“行初獻禮。”盧華士在殿裡抱出一個牌子來,上寫“初獻”二字。遲均、杜儀引著主祭的虞博士,武書持麾在遲均前走。三人從丹墀東邊走,引司尊的季萑、司玉的蘧來旬、司帛的諸葛祐一路同走,引著主祭的從上面走。走過西邊,引司稷的蕭鼎、司饌的季恬逸,引著主祭的從西邊下來,在香案前轉過,東邊上去。進到大殿,遲均、杜儀立於香案左右。季萑捧著尊,蘧來旬捧著玉,諸葛祐捧著帛,立在左邊;蕭鼎捧著稷,季恬逸捧著饌,立在右邊。遲均贊:“就位。跪。”虞博士跪於香案前。遲均贊:“獻酒。”季萑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玉。”蘧來旬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帛。”諸葛祐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稷。”蕭鼎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遲均贊:“獻饌。”季恬逸跪著遞與虞博士獻上去。獻畢,執事者退了下來。遲均贊:“拜,興;拜,興;拜,興;拜,興。”

金東崖贊:“一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堂上樂細細奏了起來。那三十六個孩子,手持籥、翟,齊上來舞。樂舞已畢。金東崖贊:“堦下與祭者,皆跪。讀祝文。”臧荼跪在祝版前,將祝文讀了。金東崖贊:“退班。”遲均贊:“平身。複位。”武書、遲均、杜儀、季萑、蘧來旬、諸葛祐、蕭鼎、季恬逸引著主祭的虞博士,從西邊一路走了下來。虞博士複歸主位,執事的都複了原位。

金東崖贊:“行亞獻禮。”盧華士又走進殿裡去抱出一個牌子來,上寫“亞獻”二字。遲均、杜儀引著亞獻的莊征君到香案前。遲均贊:“盥洗。”同杜儀引著莊征君盥洗了廻來。武書持麾在遲均前走。三人從丹墀東邊走,引司尊的辛東之、司玉的盧德、司帛的景本蕙一路同走,引著亞獻的從上面走。走過西邊,引司稷的儲信、司饌的金寓劉,引著亞獻的又從西邊下來,在香案前轉過,東邊上去。進到大殿,遲均、杜儀立於香案左右。辛東之捧著尊,盧德捧著玉,景本蕙捧著帛,立在左邊;儲信捧著稷,金寓劉捧著饌,立在右邊。遲均贊:“就位。跪。”莊征君跪於香案前。遲均贊:“獻酒。”辛東之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玉。”盧德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帛。”景本蕙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稷。”儲信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遲均贊:“獻饌。”金寓劉跪著遞與莊征君獻上去。各獻畢,執事者退了下來。遲均贊:“拜,興;拜,興;拜,興;拜,興。”

金東崖贊:“二奏至德之章,舞至德之容。”堂上樂細細奏了起來。那三十六個孩子,手持籥、翟,齊上來舞。樂舞已畢。金東崖贊:“退班。”遲均贊:“平身。複位。”武書、遲均、杜儀、辛東之、盧德、景本蕙、儲信、金寓劉引著亞獻的莊征君,從西邊一路走了下來。莊征君複歸了亞獻位,執事的都複了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