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321章 自我辩护

第0321章 自我辩护

陈子涛看了看王浚凯,不客气地说:“王部长,您的这个看法我不赞成,当然了,您是省里的大领导,可能没在基层待过,或者不很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所以我理解您的看法。”

王浚凯哦了一声,饶有兴趣的样子,“是吗?那我倒想听听你的解释,有不同意见没关系,可以摆到桌面上来嘛。”

陈子涛说:“我们基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我父亲的理解是,乡镇领导就是小媳妇,县委县政府所属的所有部门都是婆婆,我父亲说,婆婆多了不可怕,婆婆让小媳妇做事也是理所当然,但怕只怕婆婆当起甩手掌柜,该帮的不帮,该为小媳妇撑腰的时候推诿责任。”

王浚凯微微的点了点头,“你继续说下去。”

陈子涛说:“这次李村和刘家庄两村之所以发生械斗,就是因为一座名叫鸡冠岭的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鸡冠岭山海拨不到四百米,面积不过才五点五平方公里,但鸡冠岭有这么几个特点,一,它是李村和刘家庄两村的界山,正好地处两村之间,二,鸡冠岭山有四千一百多亩原始林,是整个海岭县唯一的原始林,三,李村和刘家庄两村都把鸡冠林当成风水宝地,李姓和刘姓的祖坟都埋在鸡冠岭山上。”

王浚凯嗯了一声,“这些情况我们都已经了解了,鸡冠岭山确实是一座不平凡的山。”

陈子涛说:“表面上呢,鸡冠岭山在我们青浦乡境内,当然由我们青浦乡负责管理,但是,事实上有不少县级婆婆也管理着鸡冠岭山,鸡冠岭山有四千一百多亩原始林,那是县林业局管的,砍一棵树拘留十五天罚一百元,鸡冠岭山上有李姓和刘姓的祖坟,起码得有三百座祖坟,这个是由县民政局管的,现在李姓和刘姓的人死了,想埋在鸡冠岭山上,得有县民政局的批条,鸡冠岭山上还有一千余亩耕地,是县农业局管的,我们一直想分地到户,县农业局至今未批,鸡冠岭山上还有一个建于五六十年代的小水库,面积约五百亩,尽管象我这样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没见过那水库里的水,但那水库还是由县水利局管着,还有,李村和刘家庄有不少海外侨胞,他们与李姓和刘姓的祖坟都有血缘关系,所有,县委统战部以及对台办港澳办对外办也成了鸡冠岭山的新婆婆。”

王浚凯点着头说:“陈子涛同志,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有所而闻,但了解得并不是很详细,你可以展开来说。”

陈子涛说:“在去年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我们就鸡冠岭山的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李村和刘家庄两村达成协议,凡以后去世的老人,都不再安葬于鸡冠岭山上,由两村自行另择坟地,这份协议经过了两个村全部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签名或按手印,可以说是一份两村都很支持的协议,这一年多来也执行得很好,没有发生一例违反的事件。”

王浚凯皱起了眉头,“陈子涛同志,我们听说过有这个协议,但没见过这个协议啊。”

陈子涛说:“如果你们没有看到这个协议,那只能说明有人故意将这个协议藏起来了或销毁了,但没有关系,我有这个协议的影印件,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提供给你。”

王浚凯嗯了一声,“我们需要这个协议,现在请你继续说下去。”

陈子涛说:“而在三个月前,李村有位老人去世,因为老人辈份较高,又有亲兄弟在海峡对面,又恰好县委统战部个别领导支持,这位老人就被批准葬在了鸡冠岭山上,当时曾因此引起刘家庄人的强烈不满,当时并没有引起各级相关领导足够的重视,只是说了句下不为例,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法,勉强将这个事情压了下去。”

王浚凯说:“那时候你正在地委党校进修,我没说错吧?”

点了点头,陈子涛说:“再说一个月以前械斗事件发生的前几天,刘家庄村一位中年村民因病去世,刘家庄人认为,你李村人可以无视协议将人葬在鸡冠岭山上,那我刘家庄人当然也可以葬在鸡冠岭山上,李村人以下不为例说事,刘家庄人当然不买帐,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的吵闹起来,终于到了下葬的那一天,两个村的人聚集在鸡冠岭山脚下,很快演变成一场严重的流血事件。”

王浚凯说:“关于这个情况,你说的和我们所掌握的基本上一样。”

陈子涛说:“综上所述,械斗事件酝酿时我不在岗位上,械斗事件发生时我还没有回到岗位上,所以我不应该是第一责任人,当然,我不否认我有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如果组织上让我当替罪羊,我将义无反顾。”

王浚凯问:“那么,你认为你在处置械斗事件中的举措都是恰当的吗?”

陈子涛毫不犹豫地点头,“很恰当。”

王浚凯又问:“开枪也恰当吗?”

陈子涛点着头说:“当时那条山沟里聚集了一千五百多人,我赶到时已打得不分彼此不可开交,双方杀红了眼,伤亡惨重,我几乎没有一秒钟的犹豫,一边拿着喇叭喊话,一边下令民兵朝天开枪,但无济于事,除了少数人停手以外,大部分还在缠斗不休。”

王浚凯再问:“于是,你便夺过枪开了枪,打死了刘家庄村的一个村民。”

陈子涛平静地说:“关于这一点,我上次就说过了,现在我再说一遍,这个刘家庄村的村民叫刘五魁,今年三十七岁,是刘家庄村的村霸,参加过以前十多次两村械斗事件,多次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理,是这次械斗事件的主要煽动者,当时他离我不到十米,正拿着扁担殴打李村的两名妇女,他听了我的话后,不但没有收手,反而站在一块石头上高喊:大家不要怕,都是乡里的民兵,他们不敢朝人开枪的……没办法,我当机立断,夺过旁边民兵的枪,朝刘五魁开了三枪,当场将他击毙,我到现在还认为我做得对,因为正是在我击毙刘五魁后,械斗双方才偃旗息鼓,否则双方的伤亡会更加惨重。”

询问进行到这里,王浚凯沉默了。

一会儿,王浚凯问:“陈子涛同志,对械斗事件的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你个人有什么建议?”

陈子涛犹豫了一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吧。”

王浚凯点了点头,“今天先到这里,你可以走了。”

陈子涛起身,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询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