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九章 大衍道(2 / 2)


  老方的表情一正,眼神也凝聚起来。

  “小东子,大衍道这名字,你是听下面那位说的?”

  我点点头。

  “嘿嘿嘿,看来,下面那位是真没把你当外人啊!

  好吧,既然说起来了,今天咱们爷俩也就好好唠唠。”

  按照老方的讲述,大衍道属于道门的一个流派,相对独立,虽然也是从道门延伸出来的,但是,并不属于道教的范畴。

  如果非要给大衍道下一个定义的话,应该属于术士门派。

  大衍道和大部分术士门派一样,并不热衷于传道,也不需要收拢信徒收集香火,他们讲究的是门派传承,道统不灭。

  大衍道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名声不显,偏偏道统不断,直到元末明初的时候,才兴盛起来。

  当时元朝统治摇摇欲坠,各路起义军蜂拥出世,术士中更是有不少人直接投身军旅,为了复兴汉人江山斩荆披棘。

  元朝虽然气数已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统治阶级整合的奇人异士并不在少数,和起义军一方的术士连番斗法,双方都死伤惨重。

  整体来说,和起义军中那些隐身草莽的术士相比,朝廷的能人异士实力更强大一些,手里的法器、资源也更充足。

  毕竟元朝统治了整个华夏大地将近百年,整个朝廷搜刮的奇珍异宝还是相当可观的,不管是术士,还是萨满等等这些修道士,有资源和没有资源,实力相差可达百倍!

  而且,在元朝统治的近百年中,朝廷一直在打压汉人术士团体,许多门派和道统,就是在那段时期内消失的。

  和朝廷的能人异士相比,起义军这边的术士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人多。

  在这种近乎悲壮的对决中,汉人术士首先撑不住了。

  道统丢失,法器缺乏,甚至连像样的符箓都难以绘制,若不是凭借着一腔血勇,恐怕没人会参与这么一场战斗。

  就在这时,一些古老的术士门派和家族突然出现,这些保存了完整传承,又有压箱底好货的生力军,重创了朝廷的修道者。

  在这些突然参战的术士门派中,就有大衍道。

  当时大衍道外门弟子数百,真传弟子只有十三人,号称十三剑仙,创下十天屠戮朝廷百名修道者的疯狂记录,风头一时无两。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大衍道这个字号,才在术士圈子里叫响了。

  等到明朝建立,大衍道功成身退,避世不出。

  其节操,也让人啧啧称道。

  待到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靖难登基,宫廷中有建文帝朱允炆余孽作乱,永乐皇帝震怒,命宫廷术士彻查。

  也有传言,永乐皇帝之所以大动干戈,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

  当时的大衍道道主阚圆子不知为何也牵扯其中,后来竟然被卷入永乐皇帝排佛的是非中,接着就是一连串的扑朔迷离,最终,大衍道外门弟子被人屠戮一空,十三剑仙殒命大半,保住性命那三五人也身中奇毒,只能苟延残喘,道主阚圆子更是行踪成谜。

  自先秦以来,道统不断的大衍道,就这么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