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唐五代稱呼問題(2 / 2)

不區分外人還是互相間稱呼,大家各自理解語境。

先來肉麻點的:愛子、嬌兒、愛女。

正常稱呼:X郎。

謙稱:犬子。

尊稱:令郎、賢郎、賢小娘子。

然後各種情境身份下,親生的:嫡男、別子(庶子)、丁男、少子、幼子、稚男、稚兒、息子。

非親生的(爲什麽要單獨羅列非親生呢,因爲唐代竝不忌諱給別人養孩子,不能說普遍,但也絕不少見):繼子、假子、養男、養兒、前子(前妻的兒子,和繼子一樣)、養女、義女、表生女等。

接下來再放一波稱呼,大家穩住:孝子、孝女、賢子、佳兒;敗子、暴子、癡兒、逆兒、逆子、夜叉。

下面正經點,按排行來——

大兒子、大女兒:孟男、元子、長子、長男、長兒;長女。

二兒子、二女兒:仲男、仲子;仲女、亞女。

三兒子、三女兒:懂的……孟、仲、叔、季排下去……

小兒子、小女兒:少子、小男、少女、幼女。

以上所有,全部可以用排行來稱呼,也可以稱呼小名,或者直接叫兒子、女兒。

(二)子女對父母的稱呼

這個很講究。

尊稱:大人、父親、母親。

普通稱呼:大家、爺、阿爺、爺爺、娘、阿娘、娘娘。

子女對外人稱呼自己父母:家君、家尊、慈母、慈顔。

稱呼他人父母:尊府、尊堂等。

父母統稱:尊親、高堂、爺娘、父母。

下面再講一些有意思的稱呼。

宦官:閹徒、閹宦、內養、內竪、中人、中官等。

對武夫的蔑稱:丘八。

何光遠《鋻戒錄·輕薄鋻》:太祖(王建)問擊棆之戯創自誰人。大夫(馮涓)對曰:“丘八所置。”上爲大笑。

對讀書人的蔑稱:措大。

李商隱:鴉似措大,飢寒則吟。

措大最開始叫醋馱。

“往有士人,貧居新鄭之郊(還記得本書中出現過的醋溝嗎?),以驢負醋,巡邑而賣,複落魄不調。邑人指其醋馱而號之。”

醋馱最先變成“醋大”,然後又變成“措大”,卻不知如何縯變了。

措大這個稱呼,唐代已大爲流行。

如《江陵語》:琵琶多於飯甑,措大多於鯽魚。

宣宗謂侍臣曰:“崔鉉真貴人,裴休真措大。”

學生怎麽稱呼老師呢?就叫老師、先生。

再細一點,一直學習的老師,叫“常師”。尊敬點的話,“明師”。

下面講一種特殊的稱呼“導師”,這是彿教用語,一般是引導衆生入彿道的師父的稱呼。

就寫這麽多吧,睡覺,下次有空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