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一章程大嫂又出事了2(2 / 2)

程老大擤了一下鼻子:“还在抢救室。妈说我呆在那里,肇事方一定不肯付医药费,所以将我赶了出来。我又不敢走远,只能在这儿呆着等你们。”

苏宛气极反笑,这是什么逻辑?妻子濒于生死关头,居然因为一点点医药费不让丈夫陪在身边,还有比这更令人不齿的事么?

程明也气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愣了一下才问:“那妈呢?”

“正在里面与人家为医药费的事在吵着.”程老大的声音小得像蚊子一样。

程明脱口问:“又和谁吵?”问过之后却又明白了,还能有谁?

苏宛拉了一下丈夫的袖子:“还问做什么?进去看看就知道。”反正老太太是逮着谁都要吵的,老大这里也不会问得出什么情况。

苏宛已经拿定主意,如果这一次大嫂自杀的事与老太太无关便罢,若是相关可别怪她不客气。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她有一种兔死狐悲的难过,同样的是儿媳,若是有一天她倒下了,只怕老太太也得拦着丈夫救自己吧?这种冷血之人人就不配有儿女、不配别人对她好!

苏宛暗自叹了口气,她是前辈子做了什么孽了,竟会嫁到这样的人家,说出去丢人死了!程明当初一直说她妈妈是村里出了名的忠厚人,忠厚人就是这样的呀!

程明和苏宛一起往楼里走,正打算找人打听一下急救室在哪里,却听到了程老太太那熟悉的骂人声——抑扬顿挫、余音不止。

走过去一看,程老太太正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乡下老婆子吵得正欢。那老婆子的功力不在老太太之下,一个有来言一个有去,一个比一个骂得狠,一个比一个哭得惨,周围看热闹的人听得畅快无比。

这是怎么一回事?

程明正想发问,一个人从旁边闪了出来,一把死死地拉住他:“小伙子你来的正好,你家也就你们夫妇还是讲理的人。来评一评这个理,到底是我们理亏,是你妈你哥做得不对!讹人也不是这样讹的,实在不行,咱们上法院算了,就算判我死刑我也不后悔。”

苏宛定睛一看,不是撞人的司机谢大爷还是谁。

程明还算拎得清,赶紧陪了个笑脸:“您别生气,有什么话好好说。到底这是怎么回事?”

“我见过不讲理的,就没见过你妈这样不讲理的!”对方十分委屈。

原来今天上午程老太太和大儿子一声不响地将儿媳妇运到谢家,人往那里一丢也不多讲,拔腿就走。好在谢家女儿女婿都在家中,这才好说歹说地拦住了程家母子二人。

谢家母女本想问个缘由,没想到程老太太张口就骂,闭嘴就哭。翻来覆去就说一个意思:谢家老头撞了人不能就这样赔一点钱了事,程大嫂本是家里的顶梁柱,负担着所有人的生活,这下成了残废,没了收入没法养活家人不说,反过来还要家人养活。他家没法过了,现在就将大嫂送到谢家,是死是活由他家决定。

谢家人简直大吃一惊。

前天程老太太刚找到他家,说是让谢老头在保险公司赔偿外再付两千块钱的误工费,所有事情就算结了。第二天大家也一起到交警大队做了手续,保险公司该赔的钱还没到账,谢家人就好心地先垫付了。本来的意思是,早点解决早点了事,省得老是件心事。

谢家人正在庆幸呢,没想到程老太太昨天钱刚到手,今天便又来唱这一出,怎么还肯放他们走?

强龙难敌地头蛇,村子里的人当即帮助抓住程家母子,两户人家争论了许久也辩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程老太太见僵持不下,便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掏出半瓶农药要喝了自杀。谢家人哪敢见死不救,手忙脚乱地夺下来。为了不让程老太太再拿到,谢家女儿特地将它放到屋里的桌子上。

程老太太就在门外呼天喊地地哭,一边哭一边骂,怪自己死不了活受罪,又责备程大嫂为何不干脆去死,活得这样累不算,还要连累家人。

老太太骂得那样欢畅,所有人都为她所吸引,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屋里独自一个坐在桌边伤心哭泣的程大嫂,直到一声巨响,众人这才发现程大嫂倒在地上,农村瓶子就在她旁边,嘴角残留的液体让大家明白,程大嫂喝药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才就近送到庆华镇卫生院。

谢大爷紧紧拉住程明的手不放,生怕他也像程老大一样跑了:“小伙子,你是社会走的人,有你妈这样办事的吗?我们又没有说不赔,医药费也没有欠着,她凭什么就这样将人往我屋里一送,还递上农药要死要活?你摸着良心想一想,这车祸可怪得着我?这一次的自杀可怪得着我?我刚刚去缴一下医药费,我老伴儿就说你大哥跑了。我不说蛮理,该我们付的我们照付,可也不能这样硬讹人呐。”

“对不起,大爷,”程明低声下气,“我妈年纪大了……”

“不错,你妈年纪是大了,可我也快六十的人了。”对方委屈无比,一指还在争吵的两个老太婆,“你妈就这样拉着我老婆不放,下了死劲的吵。吵要能解决问题,问题早没了。”

程明连连点头,除了对不起、不好意思,再也说不出其他的来。

“谁是李雪萍的家属?”护士忽然站在走廊里问。

苏宛一拉程明,两人走了过去。

“我大嫂怎么样?”

题外话:这是今天的第一更。晚上还有一更,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