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8章 绝境 失踪(2 / 2)

“苏大哥,爹,赶紧过来吃饭,吃好饭后,我们逃出城。”

林父实在,站着未动。

林怡然明白他的想法,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说道,“爹,我可不是贪生怕死,我是为了保护王爷的儿子。”

“哦……哦……”林父一听这话,瞬间动了脚,“对,对,王爷的孩子可不能有事。”

林怡然说道:“我们都是女人,为了不让王爷浪费人手保护我们,只好请爹及哥哥保护我们了。”

“应当的,应当的。”

林父高兴的让孩子们赶紧吃饭,趁着夜色赶紧逃出去。

就着杀声震天,林怡然等人匆匆吃了晚饭,收拾好过后,苏大易问道:“我们从那里走?”

“最好越僻静越好!”

苏大易点了点头,“跟我来!”

一群人跟着苏大易走街穿巷,到了西城门口不远处的护城河涵洞处,西城门守将郭朱看到了他们,说道,“夫人,你这大肚子,你潜水下去吗,听说很窄,怕是不好过。”

大家都看向林怡然。

“可是呆在城里,只会让王爷担心,”

西城门守将郭朱根本不知道,自家王爷根本不知道王妃要出城,还以为是王爷示意,非常热心的帮王妃出城。

等林怡然等人从护城河冒出头时,已经快到半夜了。

“我们去哪里?”

林怡然说道:“去小泾河。”

“去哪里干什么?”

林怡然回道:“王爷的六艘战舰藏在那里!”

“我们躲在船上?”丫头小玉惊喜的问道。

林怡然微愣了一下说道:“对,我们躲在船上。”

被林怡然绑着的桑甚和看到了林怡然的表情,嗤笑了一声,“不躲在船上,你还想干什么?”

林怡然看向已经醒过来的桑甚和,平静的回道:“就是你想得那样。”

“不可能!”桑甚和叫道。

林怡然的衣服用油纸包着出来,有干衣服穿,换好衣服后,一行人淌在夜色中,朝小泾河而去,一路上,喊杀声不绝余耳。

通州城外

吴军发现城西门口护城河有人逃出来,“将军,要不要逮过来?”

将军皱眉,“是女人,还是孩子?”

“回将军,夜深,别的没看见,好像有个大肚子。”

“那就是女人了。”

“差不多。”

“遇到的就杀了,逃了就算了,不要刻意把精力放在上面,休息一下,就轮到我们吴国人上战场了。”

“是,将军!”

三国联军有好也有坏。

好处当然是加强了战斗力,坏处比如现在,连最起码的情报都没有,竟让宁王爷的妃子拖着肚子逃了。

有人要问了,这些联军为何不把逃出来的妇人和小孩子抓了或是杀了呢?

呵呵,你以为他们没这样做吗?刚开始逃出来被他们发现的妇人或是小孩子确实有一些被他们抓了或是杀了,可是随着战事紧张,这些联军也吃力,让逃出来的人钻了空子,逃出生天了。

战事已经过去两天两夜了,现在已经是第三夜了,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

范先生蓬头垢面,但有些话不得不说了,等夏宗泽和左祯再次上战场之前,他说道:“王爷,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策略。”

夏宗泽往外走的步子顿了一下,“可我觉得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王爷,我知道你是为了未出生的小公子,可是……”

“别说了,我在,城在,我亡……”

“不,王爷,不会的……”范先生慌乱的打断了夏宗泽的话,“我想让蒋大人上战场。”

夏宗泽蓦得转头。

“蒋大人虽是文官,可他遇事时的果断、判断事情的天赋,在我们众人之上,如果有他在战局中,我想对战局的运筹帷幄能更精准一些。”

不得不说,范先生作为夏宗泽的长史,识人之明的眼力还是很厉害的,在关键之时,他推出了年纪轻轻的蒋远霖,对战局的推动起了关键性作用。

不过当事人蒋远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过人的天赋,被夏宗泽调动上战场时,他以为是没人可用,把自己拉上去凑数。

“王爷,我只会骑马,在马上并不能和敌人对仗。”

“能打就打,不能打,你就吼两嗓子。”夏宗泽扫了一眼蒋远霖。

“……”蒋远霖眨了一下眼,能说什么呢,谋人之事,忠人之事,让我上,我就上吧。

混在军将之中,第一次上战场的蒋远霖,跟普通人没有两样,本能的害怕,本能的缩成一团,进行着自我保护,可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样做徒劳无用,就像天冷,我们缩成一团一样,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我们更冷,为何呢?

从几何学上说,缩成一团,会使们的身体表面积,有一部分不能有效的接触到衣服,接触不到衣服,当然会更冷,所以缩起来,只是心里作用,不会让人变暖和。

同样的道理,在战场上、职场上、甚至某一件事上,害怕、逃避毫无益处,只会让事情更糟。

而普通人和非凡之人区别就在于此,普通人任由自己萎靡下去,非凡之人马上调整心态,进入主动状态。

蒋远霖当然是非凡当中的翘楚。

从害怕不安到化被动为主动,他只花了半里路时间,并且在半个时辰后,马上就找到了自己的长处,那就是帮夏宗泽调整行军的进攻方向、甚至方略,减少宁军伤亡。

两支实力抗衡的大军,想战胜彼此,除了实力,还要智囊团,蒋远霖无疑成了宁军中的智囊者。

厮杀声中,剑与刀铿锵相碰,长矛与标枪飞掠,箭雨如蝗虫过境般铺天盖地,怒吼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响彻了通州城整个夜空。

浓烟滚滚再次弥漫了整个通城,城楼之上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左祯艰难的指挥着,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鼻端,令人作呕。

战争,却依然持续。

平国军队内

跟在平太子身后的参军说道,“殿下,夏宗泽军中出现了一个谋士,他在调度大军攻杀方向。”

平太子双眉紧凝,“能打听到是什么人吗,这路数怎么这样陌生?”

“回殿下,现在怕是不能。”

正在后面准备替换的江郡王也注意到了宁军变化。

“郡王,姓夏的好像打得不那么急了,好像在故意延迟时间等援军。”

江郡王冷笑一声:“那就让他急起来。”

“是,郡王!”

吴国很快加入了战斗,两军对宁王,战事再次白热化。

常县

陵太子守着常县,稳如泰山,不仅如此,常县仓库的粮食,让他的军队吃了个饱饭,看着常州周围的麦田,闻着麦香,看着北边的星星,耳际仿佛传来通州城的厮杀声。

幕僚轻轻说道,“殿下,夜深了,去休息吧!”

陵太子摇了摇头,“今夜月色不错,我想多看一会儿。”

“是,殿下!”

晚风吹来,送来阵阵花香。

“常县真不错。”

“是啊,殿下,这周围的麦子、果田,美景如画。”

“明天白日,我把它们画下来。”

“好主意,殿下。”马屁拍完,幕僚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几天了,通州城还没有拿下,他们会不会让殿下去帮忙?”

陵太子回道:“暂时不会!”

“为何?”

“那两个都是骄傲之人。”

“殿下说得是!”幕僚说道,“殿下,常县这一片麦子还有两个月才能收,我们要等两个月吗?”

陵太子点点头,“当然要等,青黄不接,这可是裹腹的口粮。”

“听说应城的凌齐轩、江城的聂麦马上就到了。”

陵太子冷冷的说道:“姓凌的败类。”

幕僚悄悄的低下头。

陵太子赏月兴致,一下子全无。

京口瓜洲

凌齐轩和江心洲上的吴国水师已经激战两天两夜里,他的水师虽然只建成一年,但是他的战舰配置比对方要先进,在经过两天摸索之后,他很快适应了江心洲周围的水流、天气、风向,越战越猛,越战越酣。

一百里地之外

新晋小将聂麦带着大军,趁着月色,急速前进,虽然遇到阻击,但都是小股,他从容应战,且战且进。

化县芦苇荡

黄世子带着人手顺着逃来人的路径,终于出了鬼打墙般的芦苇荡,身后近万军卒,全都湿辘辘的半站在水中,等待他发号施令。

“将军,我们现在……”

黄世子饥肠辘辘,对大军说道,“各位就地找能吃的水草,填饱肚子,填饱肚子后……”

众将士都听着他最后这一句。

“填饱肚子后,我们去通州城。”

“将军,为何不去常县夺回县城?”

黄世子说道,“与其分散兵力,不如集中兵力到一处。”

作为作战的将军,黄世子能撇弃个人义气,不去夺回让他颜面扫地的常县,而是想到全局,他已经当知无愧成为一代名将了。

充饥后,黄世子带着众将向通州城方向进军。

那么挺着大肚子的林怡然在哪里呢?她掳了桑甚和是何用意呢?

小泾河离通州城近三十里地,林怡然到达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六艘战舰安静的泊在河道内,远远的看过去,跟大街上三层高的酒楼一样,高高的耸立着。

“哇,跟房子一样的船。”小玉等小丫头何曾见过这样的战舰,忍不住感慨出声。

不要说小玉等没有见识的小丫头,就算是林怡然也是惊叹的,怪不得要吃银子,这造起来,得费多少人力、物力。

桑甚和长长的叹了口气,“居然没等船入江,这仗就打起来了。”他摇了摇头。

林怡然却不管他,叫道,“大哥,找一处树下,赶紧点上烛火。”

“是,小妹。”

“为何不上船?”桑甚和奇怪的问道。

林怡然没有回他的话。

烛火点了起来,林怡然马上说道,“周围用布幔围起。”

“好!”林大力兄弟合力,马上按着林怡然的要求去做。

没有听到林怡然的回答,桑甚和也不恼,甚至觉得,被这个平民王妃掳出来挺好,至少不要面对吴军了,这样自己心中的判国愧意就少些。

桑甚和见没人理自己,一个人在月下散步,边散边看面前高高耸立的六艘战舰,有银子真好啊。

苏大易见林怡然没让人管桑甚和,想了想走到她身边,问道,“小然我们就呆在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