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7章(1 / 2)





  这要是温氏六房以为自己是故意的,之后不同意他与温宥娘的婚事该怎么办?虽然,周家娘子的事情,确实是他故意的……

  六太夫人得了孟世子那一句话,之前对孟世子与温宥娘之间想不明白的事情顿时明了,然此时也不适合多说,只道:“周家娘子已随余先生去弘文书院,世子要寻人,恐怕此时时辰也差不多了。”

  这是打算撵他出门了,这一句孟世子还是听得出来的。

  不过孟世子向来是破罐子破摔(直来直往)的人,见自己说出口了,觉得反正都这样了,也不能更差,干脆起身行了个大礼道:“晚辈并未有冒犯温家之意,对温家娘子也是真心求娶!”

  六太夫人对孟世子这没脸没皮的话气得更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道:“来人,送世子出府!”

  立在六太夫人身后的丫鬟站了出来,要将孟世子给请了出去。

  孟世子岿然不动。

  六太夫人还真不敢拿东西把人给撵出去,不然到时候还有理说不清,只得软了一分道:“世子若真心想求娶,自当由父母做主,请官媒上门才是!”

  孟世子条件反射般回道:“晚辈父母双亡……”

  “孟氏乃世家大族,我温氏高攀不起!世子还是请回罢!”太夫人软下的脾气一下子又被孟世子那半句给顶了上来,一脸怒气的打断孟世子的话。

  这还没完没了了!父母双亡就能自己出来提亲了?难道家里就没个长辈了?孟世子竟是连这一点礼数都不懂,除了是轻看温氏还有什么缘由?

  就算是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太夫人也绝对不会考虑与氏族通婚。

  不说氏族也甚少与庶族通婚,便是有不顾父母之命死缠烂打得以通婚的,其中庶族出身的女方,下场也鲜有善终者。

  她大溪陈氏虽不是氏族,然而也有数百年历史,焉有为了巴附氏族而出卖儿女姻缘的想法来。更莫说温氏六太老爷这一房,对氏族也并无高看,不需嫁娶氏族以显身份。

  孟世子见六太夫人是真发了火,也不敢再多说,只忙道:“老夫人还请放心,晚辈自然会请长辈上门,以官媒作保!”

  六太夫人直接伸手道:“世子,请回!”

  孟世子只得走了,再不走估计六太夫人就得拿扫帚撵人了,不过临出门还回头可怜巴巴的诉冤,“老夫人在上,晚辈实乃真心!余先生实在不是良配!岂能误了温家娘子终生!”那王八蛋,哪配得上温宥娘!

  这话连送孟世子出庄子的丫鬟听了都唾弃,不论余先生如何,却也比名声烂遍大隆的孟世子要强上些许。

  要温宥娘嫁给孟世子,这才是误了终生呢!

  等着身边的丫鬟将孟世子送走,六太夫人便叫人将温宥娘叫进了屋中。

  “老祖宗寻宥娘有事?”温宥娘一进门便笑着问道。

  六太夫人本想呵斥温宥娘跪下,然而又想到了住在庄子上的四房温老夫人,只得将心中的怒气压了下去,道:“且坐罢。”

  温宥娘寻了下首的位置坐下,道:“老祖宗面色不太好,可是哪不舒服了?要不要宥娘派人去京中请个郎中来瞧一瞧?”

  对于关心人,温宥娘向来做得十分贴心。

  六太夫人听得温宥娘的话,肚子里的气也消了不少,只道;“无碍。”

  六太夫人身后的丫鬟却是忍不住,将孟世子来府上拜访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道:“老祖宗这也是气极了!这才将那登徒子撵了出去!”

  温宥娘听得孟世子说得那些话,前面倒没什么,只觉得正常,然而听到后面那几句,就不自觉开始嘴角抽搐。

  “孟世子向来做事荒唐,老祖宗也不用放在心上。”温宥娘只得这般道。心里却恨孟世子行事不妥,可是将她害惨了。

  六太夫人倒也没先说孟世子之事,反而问道:“你对与余府的亲事,一直也有所不满罢?”若是满意,在处置周家娘子之事时便不会那般随意。

  温宥娘琢磨了半晌该怎么圆这件事,打量着六太夫人的脸色,小心道:“在不曾遇见周家娘子之前,宥娘并不曾不满。余府郎君家资丰厚,年少有为,又无族人拖累。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于女子而言却是再好不过的。只是在遇见了周家娘子之后,宥娘才觉得余府郎君或许不是良配。”

  “周家娘子与他青梅竹马,余府郎君为心中道义且不顾及。又何谈宥娘与他,也不过几面之缘?”

  温宥娘见六太夫人脸色并无碍,方继续说了下去,“宥娘不敢想,若是有一日,我与他心中大道相背。恐宥娘下场尚不如周家娘子如今。”

  温宥娘倒不觉得余庆年当初不想娶周家娘子,所以才要守叠孝。而是因为要守叠孝,所以才与周家的婚事无缘。

  叠孝于名声十分之重,所以余庆年坚持己见不肯成婚。温宥娘担心的是余庆年将名声看得太重,名声重过规矩,再规矩重过人情。

  周家娘子与余庆年一道长大,且自幼订婚,且因为守孝之事最后被嫁别门。温宥娘不觉得她若有一日行事与余庆年相反,对方会因两人感情深厚而迁就于她。

  无非也和周家娘子一般,分道扬镳罢了。

  只是那时,她未必比现在的周家娘子强。毕竟余府环境复杂,周家娘子先前的夫家并不能比。

  温宥娘的顾虑,六太夫人也知晓。

  然而也知道这只不过寻常,在大隆每一个小娘子嫁人后都会遇着的,就带着劝慰道:“为人妇者,自然要以夫为天,方显贤惠。你莫要学那些世家千金,过分骄傲、偏执。”

  那些世家千金,委屈不得,一受委屈便闹得沸沸扬扬,闹和离闹分家,对六太夫人而言其实也不过是贻笑大方罢了。

  “可他若要我死,我必然是不会去死的。”温宥娘摇头。

  余庆年行事上看着心善,连孟世子那般王八羔子都愿意救,可固执起来却也是旁人撼动不了一两分的。可她自己的性子她自己知晓,固执起来恐怕也不低于余庆年。余庆年要的,当是一个能处处包容他,且处处为他考量的妻室。

  她嘴里说余庆年不是自己的良配,其实心里也知道,自己或许也不是余庆年的良配。不说别的,就是余庆年那总爱做好事儿的性子,估计她也容忍不了。

  六太夫人倒是被温宥娘这句话给逗笑了,“婚姻乃结两姓之好,又哪会随随便便让人去死了呢。你呀,也是想得太多了。”

  在六太夫人心里,只觉得温宥娘这是因自己身生父母之事,才有的这心病。可这天下如温家大爷及温太夫人那般无耻的人又才多少,岂能因噎忘食。

  温宥娘并不同意这个说法,“人生在世,不为名便为利。余府郎君不求利,却是求名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执意要守叠孝。可若哪一日,因为名利,他执意要我去死,这不是荒谬?我命由己不由天,又岂能随意交予别人之手?”

  要她把自己的路与将来的命运交在别人手中,恐怕下辈子都不可能。她要的,必定要自己亲手去拿。

  “所以你觉得孟世子比余府郎君要好?”六太夫人却是猛地将将话题掰道了孟世子身上,想诈一诈温宥娘的实话。